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3.下面的经历向我证明,他们如何急切地搜寻并吸收诸如属于超越身体感官知觉记忆的那类知识。他们在探视我对天上事物所知的那些事时,快速地过了一遍,不停地说:“就是这么回事,正是这样。”因为当灵人靠近人时,他们会进入他的全部记忆,从中唤起适合他们的东西。事实上,我经常发现,他们翻阅记忆里的内容,就像翻阅一本书。这些灵人做起这种事来更熟练、更迅速,因为他们会跳过拖慢并限制内视,以至于使它迟缓的那类事物;如当视一切世俗和肉体事物本身为目的,也就是说,唯独爱这些事物时,它们就属这类事物。他们把思想集中在真实事物上;因为从世俗的累赘当中摆脱出来的这类事物会使心智上升,从而进入广阔的领域;而纯物质事物会把心智拖下来,同时限制并关闭它。另一个经历也清楚表明,他们急于获取知识,丰富他们的记忆。有一次,我正在写一些关于未来事件的东西,他们离得太远,以至于无法从我的记忆中把它们提取出来查看。由于我不愿当着他们的面读这些东西,所以他们极其愤慨,并且一反常态,想要辱骂我,说我是最坏的人之一等等。为表明他们的恼怒,他们就在我脑袋的右侧直到耳朵引发一种疼痛的收缩。但这些事并没有伤害到我。他们因做了坏事,反而把自己推得更远,不过很快又停下来,站着不走,因为他们想知道我写了什么。这就是他们对知识的那种渴求。与人同在的灵人掌握他记忆里的一切事物(AC 5853, 5857, 5859-5860)。
85.属天人是“第七日”,第七日被分别为圣,称为安息日,这些都是至今尚未揭开的奥秘。因为没有人知道属天人的性质,很少有人知道属灵人的性质。由于这种无知,他们便将属灵人等同于属天人;而事实上,他们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别(可参看81节)。至于第七日,至于属天人是“第七日”或“安息日”,这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主自己就是安息日,所以祂说:
人子也是安息日的主。(马可福音2:28)
这句话暗示,主就是人本身,是安息日本身。祂给祂在天上和地上的国赐名为安息日,或永恒的平安和安息。此处所论述的上古教会比后来的任何教会都更是主的安息日。
后来的每个至内在的教会都是主的一个安息日;每个重生之人当变得属天时,也是一个安息日,因为他是主的一个样式。在此之前是争战或劳苦的六天。在犹太教会,这些事由六日作工和第七日,就是安息日来表示;因为在犹太教会所设立的东西无不代表主及其国度。约柜的起行与停歇也具有类似代表,因为约柜在旷野的行进代表争战和试探,它的停歇代表平安的状态。这就是为何当它起行时,摩西就说,耶和华啊,求你兴起!愿恨你的人从你面前逃跑;当它停歇时,他就说,耶和华啊,求你回到以色列的千万人中(民数记10:35–36)。当约柜离开耶和华的山时,圣言的这一部分说它要“为他们寻找安歇的地方”(民数记10:33)。
在以赛亚书,属天人的安歇被描述为安息日:
你若从安息日掉转你的脚步,在我圣日不作你喜欢作的,称属安息日的为可喜乐的,归耶和华为圣。尊敬这日,不行自己的路,不寻求自己所喜悦的,不说自己的话,你就以耶和华为乐,我要使你乘驾地的高处,又以雅各的产业喂养你。(以赛亚书58:13-14)
这就是属天人的品性,即:他不是照自己的渴望,而是照主的美意,也就是主的渴望行动。因此,他享有内在的平安和幸福(在此由“乘驾地的高处”来表述),同时享有外在的宁静和快乐(由“以雅各的产业喂养”来表示)。
6193.由于灵人以这种方式占有形成一个人的思维和意愿的一切,天使则占有还要更内层的事物,以便此人与他们有最紧密的结合,所以这个人无法回避这样的觉知和感受:那在思考和意愿的,正是他自己。因为在来世,一切交流都具有这样的性质:在一个容纳相似灵人的社群,每个灵人都以为别人的东西是他自己的。因此,当善人进入天上的社群时,他们立刻进入该社群的一切聪明和智慧,并且进入得如此充分,以致他们只知道这些事物就存在于他们自己里面。一个人,以及与他同在的一个灵人也是如此。从来自地狱的灵人那里所流入的东西是邪恶与虚假,而从来自天堂的天使那里所流入的东西则是良善与真理。于是,通过这两种彼此对立的流注,人被保持在中间,从而处于自由。
由于从天使所流入的东西,都是经由人的更内层部分流入的,所以它们不像从恶灵所流入的东西那样容易被外在感觉辨识。此外,天使具有这样的性质:他们从来不愿听见说,良善与真理是从他们自己那里流入的,只愿听见说,它们来自主。若有别的任何想法,他们就会愤慨,因为他们有一种非常清晰的觉知,即:这是事实。他们最喜欢的,莫过于他们的意愿和思维并非始于他们自己,而是始于主。另一方面,恶灵若被告知,他们的思维和意愿并非始于他们自己,就会恼怒,因为这种观念违背他们的爱之快乐。当被告知,生命并不在他们里面,而是流入他们时,他们更加愤怒。当这一点通过活生生的经历被展示给这些灵人,并且这种展示多次发生时,他们的确坦承这是事实,因为他们说不出违反经历的话来;但过了一段时间,他们否认了这一点,而且不愿再通过经历来证明。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